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址变更公告 
校友工作
校友会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名师录
当前位置: 首页00>>校友工作>>名师录>>正文
 
名师录——冯光廉 先生
2016-05-17 14:30  

美好快乐的学术岁月

                                                            ——冯光廉教授在青大

  冯光廉教授:(1934-- ),河南平舆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山东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鲁迅小说研究》、《中国新文学发展史》、《鲁迅作品教学新探》、《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等编著。获省部级教学、社科、图书优秀成果奖十余项,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一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因为种种不期而至的际遇,使自己的人生发生华丽的转身,或者使生活有了意外的惊喜。1986年,无论是对冯光廉老师还是对青岛大学而言,都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一年,当冯光廉老师东进青岛时,新的篇章即将在青岛大学中文系开启。

  1986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规模展开,新的综合性青岛大学正在积极发展建设中。同年8月,冯光廉老师前往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参加山东鲁迅学术研讨会,会议过程中,同往参会的刘增人、徐鹏绪等几位老师一起来到冯老师房间,郑重地提出,希望冯老师带领他们一起前往新成立的青岛大学任教,以期共同创建山东东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一向处事审慎的冯老师思考了约一分钟左右,便答复道:"好吧,咱们一起东进青岛。"事后冯老师解释当时为什么会如此果断地作出"东进"的决定,原因有二:其一是面对几位老师给予自己的高度信任与热切期待,实在不容犹豫和推辞;其二是因为冯老师对这几位老师也有着极大的信任,相信群策群力、共同合作,定能取得成功,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了。19861115日,冯老师正式调入青岛大学,开始了一路播种一路收获的教学和学术岁月。

  1987年初,冯光廉老师被委以重任,成为青岛大学中文系第一任系主任。同年,鲁原、徐鹏绪、刘增人老师先后调入青岛大学中文系,再加上已于1986年夏调入的崔西璐副校长(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共五人组成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组。冯老师深深懂得,要办好中文系,引进人才是关键。据冯老师回忆,在引进教师过程中,有两位老师是最为困难:一位是赵明老师,一位是刘增人老师。然而,爱才好士的冯光廉老师面对选调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并没有一丝动摇,想方设法,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一批优秀的老师汇聚青大中文系,他们奋发进取,热血沸腾,期冀着办成一个高水平中文系。在冯老师的带领下,随之展开的是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的规划与实施。

  尽快建立山东东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是冯光廉等几位老师相约来青大的根本动机,也是其预定的主要目标。随着几位学者的调进,他们共同制订了系统周密的学术研究规划,先后出版了三套专著:第一套,对学科研究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概论》;第二套,文学史的编著:《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先导——近代文学发展论纲》、《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纲》;第三套,文体史的研究:《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文学批评五种)。这三套著作具有完整的系列性和鲜明的创新性特色,是群体分工协作的成果。这些成果的问世,标志着研究中心的形成,并且扩大了新成立的青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影响,被誉为"新崛起的学术生力军"

  作为青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从1987年至1999年底),在长期的学术实践中,冯老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鲁迅研究和文学史研究。他的鲁迅研究所经历的路径大体是:从单篇作品的解析,到小说专题的探讨,再到宏观综合的建构。其代表性编著为:《鲁迅作品教学新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鲁迅小说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等。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就文学史著的框架体系看,起始阶段采用的是以作家论为主体的文学史模式;中间阶段则建构出以创作现象为中心的文学史模式;最后又进入了文学史学史的研究。代表这三个发展阶段的编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冯老师曾在《选择•建构•守护——我的学术探索与感悟》中初步概括了自己的学术个性:平实不华,明晰不晦,沉稳不激,坚定不移。冯老师曾说过,在学术上他喜欢"平实与质朴,不追求华丽,自己主张什么,怎么想便怎样写"。对自己观点主张的表述力求"清晰鲜明,率真明快""不吞吞吐吐,曲曲折折,遮遮掩掩,含含糊糊"。所谓沉稳不激,即在处理学术问题时,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稳重谨慎的态度,妥帖恰当的做法,尽量避免主观片面,狂热偏激,草率鲁莽,盛气凌人,强加于人,不留余地。"在分析评论问题时,冯老师告诫自己要"尽可能全面客观,注意辩证性和分寸感,警惕出现学术破绽,伤害学术,伤害朋友,授人以柄"。坚定不移,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坚守,其一,不愿当官,坚守为师的意愿。1990年底,他诚恳要求辞去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一职,以期专心教学与治学;其二,坚持"我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者"的信条,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学生为本,教学为先"是冯老师一贯的行为准则;其三,对学术创新的重视与坚持。冯老师一直将学术创新当做自己生命价值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在学术研究中,始终注重追求创新意识,力求实现学术的增值;其四,对学术史研究之研究方法的喜爱与执着。冯老师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术发现的方法,而且对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争鸣、消除学术浮躁也有积极意义";其五,对群体编撰的重视与坚守。此五个"坚定不移",与冯老师的总体品格和学术成果关系密切相关。

  冯老师对于教学有着由衷的热爱与投入,在《六十感言》里,冯老师曾提及,"受到父兄的影响,从中学时代我便立志做一辈子教师。教书,这的确是清贫的职业,但于社会有益,也符合我的秉性。"另外,冯老师认为,大学老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尽心教书,精心培养学生。冯老师曾说过,如果只顾搞个人的学术而放松对学生的培养,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培养学生要比自己出书重要得多。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价值的实现更多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进步上,"师生之情乃是人类最纯洁、最无功利性的关系"。现在冯老师已退休13年,但面对不时前来拜访的学生,仍会果断地放下手中的事情,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悉心解答其困惑疑虑,并倾心编著了指导本科生学业的《挑战自我——与大学生谈怎样学习》以及国内高教界首部指导文科研究生治学的著作《文科研究生治学导论》。在两本书中,冯老师将自己四十余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学术体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们。在《挑战自我——与大学生谈怎样学习》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让人倍受感动的话——"我出自内心的希望是:这本小书是'诚爱'的情感体现,是献给广大莘莘学子的一份礼物,尽管这份礼物是如此之菲薄,但它所寄寓的确是我的一片真诚的爱意。如果你们读后虽不感到它怎么深刻实用,但却能引起你们对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思考,我也就感到极大的满足和欣慰了。"冯老师以其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使得对其"恩师"的称呼时常挂于一届届毕业生的嘴边,赢得桃李满天下。曾有学生撰文回忆恩师冯老师,"我愿意再回到莘园,在浮山前,黄海畔,在蓝天白云下,为孔子行礼,为不高且瘦、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眼镜的冯先生行礼,重新拜师,再作他门下的学生。"师生之间如此这般的情谊,如高山流水一般纯粹自然,又厚重得感人至深。其二,重学术研究,重培养读者。"所谓学术著作的价值,便是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获得帮助,利于成长进步",冯老师的记忆中有这么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的《鲁迅小说研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用作高校自学考试教材。当时有一个女子牧马班十几个人只能分得一本教材,大家轮流在家阅读,但仍感时间来不及。于是便由班长作代表向冯老师寄了一封"求助信",冯老师读信后深受感动,立即又赠送了三本。还有一次是发生在青岛大学的事。一次冯老师去校图书馆借书,发现自己的一本著作被翻得不少书页都卷起了边,为学子们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所感动,毅然又赠与校图书馆三本,供学生借阅。"写书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但是当你发现学术价值在别人身上得以实现时,内心便会感到无比欣慰。"冯老师曾如是说。其三,培养好自己的子女,使自己的品格、作风在子女身上得到传承,这同样是一件感到快慰的事情。

  冯老师目前的生活构想有四:亲近自然、亲近老朋友、亲近大学生、亲近第三代。冯老师的公寓周围,花木环绕,其中有不少是其亲手栽种的植株。这也许正培养了他的生活情趣,激发了他写作随笔的情致。散文《我的无花果树的落叶》中,冯老师温润的笔触带给读者的是一份喧嚣之外的安恬淡泊与悠然。更让我们感慨的是,其实,冯老师便恰如那粗壮茂盛的无花果树,几十年来一直为学子们提供学习进步的"树荫""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惠及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就算退休在家,心恋教育的冯老师依旧不忘"更护花"。冯老师还曾感慨道:"师生、祖孙之间的情感最温馨"。提及祖孙之情,冯老师拿出在75岁大寿时9岁的小孙女为其亲手折的75颗许愿星以及在耶鲁大学就读的外孙送给他的一顶球帽(希望他参加一点体育活动,增进健康)时,脸上不禁洋溢出幸福的笑容,这种简单纯粹,真挚朴质的祖孙之情,让人动容之余不禁致以由衷的祝福。

  奔波劳碌的岁月已去,留下淡雅书卷墨香,抵过人世无味的繁喧。风轻云淡的光阴里,现已78岁的冯老师依旧笔耕不辍,或独立书房,或亲近自然,或亲近学生,亲近友人,依旧保持着对生活、对教育以及对学术的热诚与执着。作为一位老师、一位学者、一位父亲、一位祖父,一位外公,冯老师诗意地守护着内心的宁静,愿"此后幸福的度日",愿现世静美,岁月安好。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2  青岛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0532-859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