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址变更公告 
校友工作
校友会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名师录
当前位置: 首页00>>校友工作>>名师录>>正文
 
名师录——刘增人 先生
2016-05-17 14:33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刘增人教授:(1942 ),山东潍坊人。196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分配至泰安师专中文系任教,1985年当选为泰安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1987年调至青岛大学中文系任教,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4年任系主任,1999年任青岛市文联副主席。2002年起,担任青岛大学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合作建组、中国第一个鲁迅研究中心主任,《鲁迅研究年鉴》主编。出版《多维视野中的鲁迅》、《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中国新诗启示录——臧克家论稿》、《1981——2005: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研究》等编著。先后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19892001)。19901999年当选为青岛大学优秀教师,2000年当选为青岛市劳动模范,2001年遴选为青岛市拔尖人才。

  49年前,一位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站在讲台上激情洋溢地吟诵着《豳风•七月》,开始了他教学生涯的第一课。49年过去了,当年的这位大学生如今已经两鬓斑白,告别了讲台却并未告别治学与教学的激情与热情,他就是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增人老师,等身的著作和桃李满天下,是刘老师在其所挚爱的讲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珍贵收获。

刘增人老师196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分配到泰安师专(现泰山学院)中文系任教。19868月,刘老师前往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参加山东鲁迅学术研讨会,会议过程中,刘老师同冯光廉、徐鹏绪等几位老师共同决定东进青岛大学任教,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刘增人老师于1987年才调至青岛大学中文系任教,1990年任副系主任,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4年任系主任直到2001年不再担任中文系主任等行政职务。

  刘老师曾撰文说,"新的青岛大学的迅速组建成功,当然首先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的需求,同时也万万不可轻看那一直潜在的青岛人对自己的综合大学的渴求和向往。"同时,对于学校的建设还需要有一股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刘老师调入青岛大学中文系,与其他老师有着共同的向往与目标——尽快建立山东东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因为恰如刘老师在文中所说的那样,"一所像样的现代城市,如果没有高层次的人文学科,或者说没有一所文理通融的综合大学,就有可能丧失了他的智慧库、人才库,丧失了圆融通达、淋漓酣畅的精气神。如果说学科构建起城市的骨架肌肤,那么人文精神就灌注着城市灵动的精魂。"1987年,调入青大的刘老师同冯光廉、鲁原、徐鹏绪等老师一起,标志着青岛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队伍的形成。自1987年至今,在这25年的岁月里,刘老师为学院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尽心尽力,四处奔波,与各位老师一起,共同制订学术研究规划,出版专著,扩大了新成立的青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影响。

  在学术方面,刘增人老师的学术代表论文有《论中国现代人文期刊的历史与现状》(《出版发行研究》20022);《四十年代文学期刊扫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论茅盾系列文学期刊》(《文学评论》20044);《论鲁迅系列文学期刊》(《鲁迅研究月刊》200510);《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景观与研究历史及现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等。代表编著有《多维视野中国的鲁迅》(2002,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省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鲁迅研究年鉴》(2004,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鲁迅研究年鉴》(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鲁迅研究年鉴》(2005,河南文艺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2005,新华出版社);《中国新诗启示录——臧克家论稿》(2006,中华书局);《2005年鲁迅研究年鉴》(2006,河南文艺出版社);《1981——2005: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研究》(2006,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鲁迅研究年鉴》(2007,河南文艺出版社)等。其中,20025月,《王统照论》获青岛市文学艺术一等奖;20029月,《王统照论》获第一届齐鲁文学奖,授奖单位为山东省作家协会;200212月,《论鲁迅的人格范型》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授奖单位为山东省社科联;20043月,《多维视野中的鲁迅》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7月,《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其中《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获2009年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这部作品研讨的是从《新青年》杂志创刊的19159月至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19497月间创刊发行的3500余种文学期刊。在尽可能详尽调查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现代文学期刊发展流变中的主要问题,加以梳理并提升为宏观研究与个案考察两大部分:前者从自身的内部生存机制和外部生态环境综合考察,整体性地描述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与衍生规律;后者则是选取了7个典型个案深入研究,即鲁迅、茅盾两位编辑大家,文研会、创造社两个重要文学社团,京派、海派两个具有较大代表性的流派,以及40年代这一特殊的时间段,具体讨论了文学期刊的编辑主体、编辑理论、编辑风格、营销策略,以及有关刊物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刘增人老师的这一研究成果是一项富有开创性、科学性、建设性的工程,《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可以说是对现代文学期刊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整合。之前的文学期刊研究大都是从一两个期刊入手进行专门研究,缺乏对现代文学期刊历史图景的整体观照与宏观把握。刘老师是在40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辑录了3504种期刊目录,力求在宏观的历史原生态场景中还原并揭示现代文学期刊的真实面貌。过去对期刊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资料汇编、目录索引或个别期刊的探讨上,如前面所讲,这本书把这3504种文学期刊的基本要素如刊名、刊期、编辑、印刷、出版等,一一叙录,在多方考证的基础上做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梳理,是国内外最为翔实、完备的关于现代文学期刊的资料汇编。同时系统回顾了现代文学期刊自出现以来的近百年发展史与研究史,在此基础上厘定概念、探索规律,并发现问题,为今后的期刊和文学研究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借鉴和引导。

  在师生关系上,刘老师一直是历届毕业生心中最难忘的老师之一,同时也是在校学生最喜欢最敬重的老师之一。曾有学生撰文回忆刘老师——"大学四年,上过很多课,大多已经不记得最初的情景了,刘增人老师的第一堂课我却记得很清楚。大一下学期吧,《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到最后部分了。有一天,上课铃响,走进一位不曾见过的老师,腰板笔直,头颈昂着,黑发丝丝入口,给我们讲话剧史。一开口,真惊了。"在这堂课上,刘老师讲的正是他最喜欢的名篇——曹禺的《雷雨》。据1973级的毕业生薛孟泉回忆,他们当年最爱听刘老师的课,因为刘老师总是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当年甚至有学生做过统计,刘老师曾在一堂课创纪录地用了200多个成语。刘老师讲座和报告的会场总是座无虚席,没有位子的学生也舍不得离开,整场站在旁边听完讲座或报告。

  2003年教师节前夕,刘老师近百名弟子相约青大,共同庆祝他从教40周年。虽然当天下起了大雨,但是庆典活动还是如期举行。一批批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其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赶来时,裤脚已经被雨水打湿,他便是刘增人老师的"大弟子"——比刘老师还年长8岁的学生施观湘。家住山东武城县的他得知该庆典,当即决定要赶赴青岛向老师祝贺,年近七旬的他为此硬是独自一人,乘了九个小时的长途车赶到青岛。因为雨天路不易行走,所以施观湘老人迟到了一会儿,他迫不及待地迈着蹒跚的脚步走进会场,刘增人老师看到他,激动地快步迎上前去,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刘老师感慨道:"40年没见了吧!我们都老了!"看到这样的场景,周围的人都不禁感慨良久——这样的师生之情,无所谓风雨,这样的师生之情,山高水长流。

  刘老师曾回忆起多年前与学生的感人故事,"在当年我最困难的时候,学生成了我的重要支柱。我和学生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师生关系,而往往是要好的朋友。"上世纪七十年代,刘老师和爱人的总收入不多,生活过得并不轻松,而当时的学生却在生活上无私地帮助了他。1974年,学生薛孟泉特地回新泰老家买来300个鸡蛋,为刘老师节约了一大笔开支。家里烟筒陋烟,泰安又买不到烟筒,学生杨晓玲从济南背来四根烟筒两个拐脖。"杨晓玲又瘦又矮,背着那么多东西,蹒跚着从济南送到我家,那身影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那是我生活上最困难的时候,这种今天看来无足轻重的帮助,我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刘老师动情地回忆道。

  现已退休九年的刘老师在家依旧笔耕不辍,保持着对于学术与教学的一腔热情——读书写作、同学生交流,参加学校活动等。常常会有学生特意回母校看望刘老师,也常会有学生撰文回忆"恩师刘增人教授"——"很想再回课堂,再回刘师给过我的现代文学的高天阔海中。"刘增人老师曾说过,"时时被读者记起的作家,才是堪称优秀的作家;时时被学生想到的老师,才是做老师最理想的境界。"

  今年整七十岁的刘老师依旧身体力行地参与学校与学院组织的一些活动,与年轻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是退休后的刘老师一直念及的事情。曾有人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表达其对刘老师的深深敬仰,曾经站立讲台的他,激情飞扬,现在的他,更多了一份温情。光阴静静流去,岁月已在慈祥的面庞留下痕迹,然而,刘老师的和蔼,他的热情,他的耐心却不曾改变,一如49年前那位站立讲台,腰板笔直、意气风发、激情飞扬的刘老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2  青岛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0532-859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