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址变更公告 
校友工作
校友会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名师录
当前位置: 首页00>>校友工作>>名师录>>正文
 
名师录——鲁 原 先生
2016-05-17 14:36  

生活在文学之中

  鲁 原(1940 )山东恩县(今属武城)人。196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65年毕业后到中华书局任助理编辑。文革中下放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1973年调广西大学中文系任教,1974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1987年调青岛大学中文系。现为青岛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青岛市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理论专著《捕捉精灵》、《当代小说美学》、《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合著诗歌卷)、《文学批评学》,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纲》、《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另外还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评论等百余篇,诗歌结集为《蒲公英》出版,散文结集为《人生三角地》出版。

  1965年北京大学毕业的鲁原老师分配到中华书局任助理编辑,文革时,下放到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在向阳湖畔插秧种稻,围湖造田。向阳湖五七干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特定的名词,在文革期间,这里聚集了一批文化知识分子,在那段艰苦的峥嵘岁月里,写下许多烙着时代印记的文章。而鲁原老师在五七干校劳动时,负责办墙报,所以耕田、鸭群、小桥、菱角都泛着黄色的阳光在鲁原老师的笔下,流淌成美丽的诗歌,这些诗歌也获得了郭小川、李季等诗人的认可。鲁原老师的诗歌结集《蒲公英》中,收入了向阳湖时期的作品。而向阳湖,也已经成为鲁原老师生命中的重要阶段,并化成一股不可磨灭的情怀,潜藏在字里行间,被永久铭记下来。1972年,广西形势已经稳定,派人来到五七干校选调干部人才,鲁原老师、散文诗诗人许敏歧先生等二十多人,被调赴广西。鲁原老师分配到广西大学中文系,一方面讲课,另一方面带领同学们创作,一晃就是13个年头。广西南宁,是个美丽的城市,四季飘香,民风淳朴,只是气候太热,待的时间久了,北方人鲁原,就难免有北归之意。当年,远赴广西时,路过衡阳,见那暮色苍茫,雾气迷蒙,鲁原老师曾心生感慨:"衡阳雁去无归路。"漂泊与怀乡的绪念就这样积淀在心底,化作了诗与文。文革结束后,援疆人才可以返归北方,一心想落叶归根的鲁原老师,便有意回乡。很偶然的机会,山东的亲人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青岛大学奠基"的消息,便及时告知了远在广西的鲁原老师。鲁原老师便给当时的青岛大学校长何炳林先生寄了一封自荐信,希望可以赴青任教。鲁原老师很快收到了何校长的回信。不久之后,鲁原老师就举家来到了青岛。而当年鲁原老师举家北归后,同在广西大学执教的好友许敏歧先生,写了一首《伞——怀鲁原》来表达对鲁原老师的深切思念:"而今,你远去,披一件风衣,就已经足够,齐鲁大地,有明朗的天,粗犷的风,多彩的云。而我,还留在南方,梅雨时节,就是一窗冷雨,满地泥泞……"1987年,47岁的鲁原老师正式来到了青岛大学,至今已经25年了。

  来到青岛大学的鲁原老师,很快加入了冯光廉老师主持的现当代学科三步走学术规划,专项负责《中国当代文学史纲》的编写工作。鲁原老师按照自己对于当代文学的理解,起草了大纲,并发表在济宁职业学院学报上,随后又联系了七八所院校的老师,来一起参与当代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中国当代文学史纲》的第一次编写会议,由郑州大学中文系主任刘敏言主持,在洛阳组织举办,在这次会议上,鲁原老师的编写大纲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第二次编写会议,在青岛大学举办,由鲁原老师负责组织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完成了书稿统稿工作。1993年,《中国当代文学史纲》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并在北京召开了新书发布会,会后餐宴上,谈起这部书的艰苦编写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朱寨先生说:"你们这杯酒,我们实在难以下咽。"朱先生的这句话,正如当年魏巍访问希腊时所说的"金石般的诗句不值半双高跟鞋,这杯杜松子酒我实在难以下咽"一样,满含着深沉的情感,至今仍令鲁原老师感动。《中国当代文学史纲》出版后,《作家报》以《文学意识的觉醒》为题,作了头版报道评介。以往的当代文学史,都是描述式的作家作品罗列,而鲁原老师的当代文学史,则是抓住"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发生、发展、异化、恢复与拓展"这条线索,来统筹关照当代的作家作品,体现出了文学史意识的觉醒。后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先生见到鲁原老师时说:"这本当代文学史纲,你有自己的理解,不是坊间流行的出版物。"1993年,《中国当代文学史纲》获得了山东省社科成果三等奖。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通史》中,在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写作部分也提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纲》,并给予了评价与肯定。此外,在学术研究方面,鲁原老师的专著《当代小说美学》曾获山东省社科成果三等奖、教委二等奖,专著《捕捉精灵》获山东省教委三等奖,论文《文学的哲学意识》、《道德题材的文学价值》、《批评的循环》和《道德的困惑与人性的窘迫》及专著《文学批评学》均获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在学术研究之外,鲁原老师一直坚持在教学、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交叉地带耕耘,坚持个性,坚守原创。他认为,只有懂创作,才能真正懂文学的底里。于是,冯光廉老师与鲁原老师,便策划在青岛大学办一个作家班。很快,鲁原老师就与山东作协一起在青岛大学创办了作家班,并招收了一届学员。本届作家班,曾经组织赴胜利油田体验创作,并出版了一本散文报告集《黄河口的觉醒》。这一届作家班基本上囊括了当时青岛的青年作家,特别是诗歌与散文领域的作家,有的学员虽然已经转行,但仍然坚持写作。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孙梽文先生,便是本届作家班的学生,1991年孙先生毕业后,出版小说散文集《生命之歌》,报告文学集《世纪之约》、《庐山告诉历史》等,其作品多次获得省及全国性文学奖。现青岛市文联创作室的毛秀璞先生,曾出版诗集《母亲的黑发》、《库尔斯克号的挽歌》等。其中《库尔斯克号的挽歌》以俄国库尔斯克号罹难事件为题材,表达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并获得了俄罗斯颁发的友谊勋章。即墨市文联副主席魏世仪先生从作家班毕业后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如《原子弹即将爆炸》、《天理人情》、《西部隐私》、《雾霭与阴谋》、《侦探传奇》、《昨天的秘密》等。王铎,在毕业后,成为《青岛晚报》编辑,现在已经成为青岛的文化学者。新华社青岛休养所所长方舟先生,在转行后仍然出版了散文诗集。陈群在22年间,换了7份工作,但仍然坚持写作。现任《青岛文学》副主编韩嘉川先生,一直以青大作家班和鲁原老师的学生自居。这些优秀的学员与累累的创作成果,都是对作家班最好的回报。

  鲁原老师,早在学生时代,就创作了中篇小说《殊途同归》,在这部作品中,鲁原老师不唱颂歌,不说空话,而是以最真实的人生体验与内心感受去反映当时的大学生活。此后当编辑、下干校、做教师,都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70年代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个性与理论品格。鲁原老师的诗歌,在真切的敏慧中带着思辨。鲁原老师一直是个诗人,对生活的执着与对生命的诚挚,使鲁原老师有了一颗敏慧的诗心。对于生活细节的捕捉与对生命质感的敏觉,令鲁原老师的诗歌在不动声色中,震撼人的心灵。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许敏歧先生在鲁原老师的诗歌理论著作《捕捉精灵》的《序》中说:"鲁原敏慧的诗心对我启示甚多,而对他诗心中的思辨色彩,我尤为珍视。因为,就我的经验,思辨色彩从诗心中'自然透出',已远非一般品格"。鲁原老师的文学批评,是对诗性审美的执着。鲁原老师,在文学批评上一直自觉追求诗歌品格、历史意识和哲学深度,诗性、史性、哲思性已经成为鲁原老师文学批评学的重要美学特征。鲁原老师的散文,是人生三角地里的真诚书写。在鲁原老师的散文集《人生三角地》的《后记》中,鲁原老师写道:"我不止一次说过,一旦选择了文学,就是选择了一种生存方式。这里包括对自身及人类诗意生存的追求,对现实某些不合理存在的批判,以及对更理想生存方式的呼唤——既不与生活和解,又追求审美生存。它构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也构成了一种写作姿态。在一个消费化、娱乐化的时代里,有人认为这样活得太累了,可我觉得它正体现人的生存价值。文学之门,是天堂之门,也是地狱之门,它使你获得审美生存的自由,也使你产生不合时宜的苦闷,你必须对现实有所承担,对历史有所思考。这种生存态度形成了我的'人生三角地',一条边是审美理想,一条边是社会现实,另一条边是个人的生活经验。三条边的张力,形成了我的散文区域。"鲁原老师说,他非常喜欢"零点"这个词,他有一篇小说曾以此命名,将来如果出小说集的话,还将以此命名。文学已经是鲁原老师的生存方式,审美已经成为鲁原老师的生活态度,在文学的生活与生活的文学里,鲁原老师笔耕不辍,自由书写。

  鲁原老师,性格谦厚温和。早在学生时代,就阅读了大量的外国作品,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都对鲁原老师产生了深深的影响。所以在鲁原老师的心中,很早就有了明确的人权意识与民主意识,即便在文革的巨浪中,也仍旧能坚持自己的清醒认知与处事原则。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已经成为鲁原老师的学术品格与创作原则。每当看到热浪一般的狂潮汹涌而来时,鲁原老师都要冷静一下,看看浪潮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因此,鲁原老师说:"我常常是不合时宜的。"鲁原老师确实是"不合时宜"的,在导游式的游记散文盛行时,鲁原老师却依然选择写作文化游记散文。当历史戏说成风时,鲁原老师却写了一本《人生元本一首诗——唐的故事》,仍然坚持评传式的叙写,以唐诗的著名诗篇引出诗人的人生经历,不以谬说、戏说吸引眼球。如今的鲁原老师,已经72岁高龄,却依然坚持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在"生命、社会、审美"的三度空间中,以文学的生存方式,继续耕耘在自己的人生三角地里,就这样在如诗如歌的流金岁月里,写一路情怀沙似雪,留一纸文章墨如灯。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2  青岛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0532-859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