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址变更公告 
校友工作
校友会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名师录
当前位置: 首页00>>校友工作>>名师录>>正文
 
名师录——赵 明 先生
2016-05-17 14:32  

宁静的沉思

  人的一生该怎样去过?青年人难免彷徨。不慕名利的自然可贵,争名逐利的也无可厚非。只是有一些人,在名利之下仍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名利之外的价值,在名利之外又能理性地看待名与利对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豁达。青岛大学建校甫始,文学院就曾引进了一批重要的著名的学者,这些学者在当时已经是名校的教授,却都抛下了手里的一切,来到草创未就的青大,足见老一代学者的豁达品格。这其中就有赵明老师。

  赵明老师来到青大之前一直在吉林大学任教,人到中年,已是教授的他对于大海的情结和梦想却愈烈,适逢青大新建,于是暗下决心,决定来青岛任教。然而吉林大学有赵明老师的师友,有他熟悉的环境,且要一朝之间抛下教授的身份,自己更得心应手的研究,自然是大不易的事情。于是从1986年到88年,一是吉林大学不愿放人,毕竟是教授级的专家学者,二是赵明老师自己也有过犹豫,因为当时在吉大已报博导,而且获得了通过,倘要甩下这样的条件来到青大这样一个没有博士点、硕士点甚至教学楼都还没几栋的新环境,确实相当之艰难。然而说起这段经历,赵明老师显得云淡风轻——人生难道只为了一个博导吗?一个博导的分量自然没法和对大海的情节相提并论。而且赵明老师从来都是一个敢于且喜欢创新的人,不愿意始终呆在同一个已经相当成熟的环境里,青大正是一个充满新鲜感和生命力的去处。更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学者,自然明白当时两边学术条件相差之悬殊对于研究的影响,但是以赵老师的个性,绝不会因此而放弃来青的决心。"难道条件差了,就不能做研究了吗?我觉得不是这样。"赵老师年轻时就有浓眉大眼的俊朗外表,直到晚年眉宇之间仍然英气勃发,每每说到此处,仍然透着平静的坚毅和愉快的无悔。

  于是在1988年赵老师举家前往青岛。当时的青岛大学的的确确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不仅是对赵老师个人,而且是作为一个年轻的缺乏基础的学校而言。赵老师笑谈当时青岛的公交车也没有青岛大学这个站,得从辛家庄下车走过来。每周日安排一趟从学校发出的公车供老师们去市中心采购,那简直就是节日。无论如何,赵老师就在这样一个海滨城市的大学校园里展开了自己的工作,并从来时就已下定决心,要在大海边度过人生的后半段。所以赵老师对于青岛大学的感情是同他一生对大海的梦想血脉相连的。很多老师在当时都和赵老师有着同样的际遇,那时候他们就已经是许多名校的中坚力量,却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这个年轻的城市,这个年轻的青岛大学。正如赵老师所说,人生不要走在一个太平稳的路上,只要活着,就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去经历新的环境,人生才会更丰富。

  赵老师来到青大以后,先是做了教研室的主任,然后在第二年做了中文系的系主任,与原来在东北师大的旧识赵敏丽教授带领青岛大学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原本赵老师还在吉大时便有过一个编写大文学史的心愿,而因为换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有了一个全新的心态,并且也是为了给青岛大学做一点贡献,赵老师在1990年,即来青岛大学仅仅过了两年的时间,便开始着手编写先秦大文学史体系,由赵明老师做主编,赵敏丽老师做副主编,并吸收了一批相当出色的中青年学者,历时几年终于完成。当时正值重写文学史的热潮,写作大文学史的学者、教授有许多,但是有新意有创建的作品却很少,所以赵老师的工作很快产生了影响。这本《先秦大文学史》也取得了人民日报,读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等不少刊物的高度评价,被评为教育部首届人文科学二等奖,收于各大高校的图书馆。著名诗人、学者公木先生对此书的评价是新颖、丰富、广博,他说:"而使我更感兴趣的,则尤其是在旧话题里听到无数新的信息,在老学友中看到众多新生力量。这部《先秦大文学史》,总结了若干年来我辈关于这一课题的探讨,尤其是提出了许多具有理论建设意义的新观念,显现出相当富于开创性的才胆识力。"详谈此书,是因为这部著作是赵老师来青岛之后第一部重要著作,意义非凡,也是赵老师从始至终治学之缩影,即一直抱有一种不落窠臼的创新精神。之后青岛大学合并,成立文学院,赵明老师任文学院首位院长。

  在学术上,赵明老师坚决认为必须要有创新,倘若没有创新,宁可述而不作。但是求新并不意味着没有真知灼见,学术是求真、求变、求新的结合。所以在学术活动中,赵老师坦言必然会遇到许多磨难与挫折,这些磨难与挫折远远不止是外在的,更在于内心的磨砺与苦闷。而那时的青岛是清冷的绝少诱惑的场所,恰恰宜于做学术的研究,这一时期的赵老师,除了治学,就是去海边散步,学术上的困惑于内心的苦闷也随着海潮的喧响慢慢纾解。

  赵明老师主要的研究领域主要有道家研究,大文学史体系研究和文化战略问题研究。在道家研究方面,赵老师写作了《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道家文化及其艺术精神》,《庄子精粹解读》,以及与公木先生和著名学者、北大终身教授成鼓应老师合写的《老庄论集》等等。这方面的研究体现出了赵老师在中国古代文学上一贯的学术主张,他认为,由于中国的文学史不仅仅是关于文学的,还是关于历史的和哲学的,而文学发展到极致不可避免地要与哲学交汇,所以这就更加要求一个学者拥有一种博大眼光和胸怀。在大文学史体系研究上,在编订《先秦大文学史》之后,赵老师又主持编写了《两汉大文学史》,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赵老师从来都认为,所谓大文学,即是文化建构文学,体现了文学中独特的文化特质,如果我们不能站在文化的高度上看待文学,研究文学,光是研究一本书,几个人物,往往要陷入拘拘小儒的境地。赵老师的第三个研究方向也与这方样的思想有关。早在文化战略问题提出之前,赵老师就曾思考过文化战略的问题,于是在退休前几年,他开始着手研究这一领域。赵明老师认为,文学研究始终不能脱离现实,在庙堂台阁之中不见天日,不能做小儒,要做大儒。这体现了老一代学者特有的近于旧时所说的通儒的眼光和气度。在这方面,赵老师参与了中央党校申请的重要课题,并负责写作其中的文化战略部分,出版了《精神文明论》。

  最让赵明老师觉得充实愉快的,往往是这些来到青岛以后的人生历程。赵老师认为,学者治学,当与其人生的际遇和心境共同发展。在这一意义上讲,来到青岛大学,也是赵老师在学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退休以后,赵老师仍然住在青大校园里,喜欢待在书房,写文章,聚小友,闲逸安宁。直到后来小孙子降临,才搬去和孩子们同住,但也还时时惦念着校园里的书房,每每沉浸在学术里的时候,还不免想要回到青大的书房,不但因为那里有丰富的资料,也因为常常有学生登门,赵老师是从来都很喜欢和年轻人交谈的,可谓诲人不倦。赵明老师认为,好好做一个教师,也要胜于做一个人云亦云的名学者。但是即使是述而不作,述,就不能只是给学生灌输教科书上的东西,主张""也应当是""的过程,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要向学生介绍有独立思想的东西,让学生了解学术的前沿,这才是一个老师所应有的价值。笔者虽无这样的幸运亲身去感受赵老师课堂里的春风春雨,听到这样字字铿锵的主张,也足可以想见赵老师在课堂上的风度。

  赵明老师其人,就给人一个典型的北方人印象,但是待人温厚细心,尤其对晚辈,更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从来不以大义责人,对于名利之事虽然看得很淡,却也对汲汲于富贵的年轻人相当理解和包容。以至于在赵老师身边从来都让人觉得是平静的,安宁的,这大概就是沉思着的学者该有的态度吧。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2  青岛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0532-859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