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址变更公告 
学科建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文艺学
汉语言文字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当前位置: 首页00>>学科建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正文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6-10-21 14:49  

代码:050108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    授权级别:硕士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本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方向在侯传文、魏韶华等学科带头人的努力下,形成了一支学科梯队整齐、学术成果突出、研究特色鲜明的学术团队。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近5年来,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其他项目1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青岛市社会优秀成果奖2项。在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西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在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方面,专著《话语转型与诗学对话——泰戈尔诗学比较研究》、《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东方现代文学》等和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等重要刊物发表的《泰戈尔与中国现代诗学》、《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泰戈尔》、《泰戈尔“人格论”探析》等学术论文,奠定了发展基础。近5年主持完成了《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印度文学经典》、《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东方文化史概论》等国家级项目4项;出版了《跨文化视野中的东方文学传统》、《东方诺贝尔文学研究》等学术著作,在全国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东方文学与文化的总体研究、东方诗学研究、佛教文学与印度文学研究、中国与东方各国文学比较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在中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方面,《从鲁迅到老舍——兼及东亚的视野》等学术专著和《鲁迅与列夫﹒舍斯托夫》、《论鲁迅的"思想原点"及其克尔凯郭尔之影响》等学术论文奠定了发展基础。近5年主持完成了《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东亚影响力研究》、《新月社的文化策略》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了《中国现代作家研究在韩国》、《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等学术专著;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等重要刊物发表了《浦爱德的‘怪英文’对老舍<四世同堂>英译独特影响》、《古希腊女诗人萨福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等学术论文多篇。在中国现代作家与欧美文学关系、中西文学间的译介与影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在西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方面,2011年之前出版了《卡夫卡与中国文化》等学术专著,在《外国文学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矛盾修饰法》等学术论文多篇,奠定了发展基础。近5年在《国外文学》、《基督教文化学刊》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目前承担《亨利•詹姆斯的隐喻思维与小说诗学》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英美文学研究、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跨文化语境已是我们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必须面对的事实与亟待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方向注重立足中国研究外国文学,并通过中外文学比较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本研究方向对于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国文学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开拓精神和严谨学风进入更高更深层次的研究阶段,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为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侯传文,男,生于 1959 年 1 月,山东泰安人, 文学 博士,中共党员。 1982 年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 1988 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4 年获得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青岛大学文学院 教授;兼任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理事等。

长期从事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东方文学与文化的总体研究、印度文学与佛教文学、比较诗学等。出版了 《 东方文化通论》、《佛经的文学性解读》、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东方现代文学》、 《寂园飞鸟——泰戈尔传》、《泰戈尔诗选导读》、《佛教文学的开拓者——马鸣大师传》等 学术专著 。在《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当代亚太》、《南亚研究》、 《东方丛刊》 等核心期刊和重要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话语转型与诗学对话——泰戈尔诗学比较研究”,目前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多元文化的张力——东方诺贝尔文学研究” 。 先后获得山东省、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 30 余项。 近期主要研究兴趣为东方文学、印度文学、东方诗学、比较诗学。

先后承担了《外国文学史》、《东方文学》、《东方文化通论》、《东西方文学通论》、《东方文学通论》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编写《外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东方文学史》等“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多种。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外国文学史》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 组织实施了 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该成果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负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 2003 年获得硕士学位点,正在组织申报博士点。 2006 年入选青岛市拔尖人才。

魏韶华 ,1963年生,文学博士,现任青岛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副院长,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强化建设基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国学学会副会长、青岛市老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子课题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和校级科研课题多项。与人合作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学术著作5部。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优秀科研奖3项,市厅级优秀科研奖10项。

王 凯,男,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师从著名哲学家陶德磷和谭臻先,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师从著名美学家陈望衡先生,获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在青岛大学文学院任教,现为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主讲课程有《先秦原典研究》、《中国诗学研究》、《老子庄子研究》等。已出版学术专著《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老子道德经释解》、《道与道术——庄子的生命美学》、《道家诗性精神——兼与海德格尔比较》、《庄子的美学》等8部在《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武汉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晋阳学刊》、《湖北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研究论文80余篇。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四项,主持山东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课题。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多次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现为国际美学学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刘群,1975年5月生,文学博士,副教授。1999年获山东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任美国巴德学院(Bard College)客座助理教授,2014-2015年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主要学术兴趣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月社知识分子研究、英国文学研究等。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月社的文化策略》。专著《饭局&middot;书局&middot;时局:新月社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之一,获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在《中国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古希腊女诗人萨福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关于新月书店经理更替的史实考察》等论文多篇。

陈秋红,1960年9月生于青岛。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课程修得。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英美小说和中西文学比较研究。1998年赴日本讲学一年,2001年赴美国讲学一年,2003年冬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短期讲学。1997年以来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人文杂志》、《东方论坛》等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5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或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参加撰写了《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等教材多部。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1.文化迁徙及其张力--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的文化批评(省教育厅社科计划项目2006);2.亨利詹姆斯后期小说隐喻思维研究(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2010);3.亨利詹姆斯的隐喻思维与小说诗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2);4.比较文学理论研究(青岛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立项2012)。

隋旭升,1968年4月生,文学博士,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欧美文学,俄罗斯文学。参编《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在《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等杂志发表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蕴》、《解放者的命运——亚历山大二世的另一面》等论文。近年来参编王立新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古拉格群岛的现代性特征》一文,收入余一中先生主编的《<古拉格群岛>大家读》。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2  青岛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0532-859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