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址变更公告 
校友工作
校友会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名师录
当前位置: 首页00>>校友工作>>校友风采>>正文
 
00级校友孙成富:不变的是改变
2018-09-13 12:53  

不变的是改变

2000级校友孙成富

10年前的旧教407变成了多媒体教室;昔日的西院2号宿舍楼有了一个带花园前缀的名字;一些当年教诲过我们的老先生如今已离开讲坛……孙成富,文学院2000级新闻专业校友。农历的5月,邂逅一场细雨,他再次回到校园,跟记者细数着学校的变化。毕业10年,他先后在报业采编一线和新媒体领域闯出一片天。他说,进了校门,自己还像刚入学时一样四处张望,"变的是学校的外观,但没有变的是五月的青大。"

10年前,图书馆里"抄书"的时光

孙成富目前担任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全资新媒体平台掌控传媒的副总编辑,坦言自己仍在学习,"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洗脑"。去理工科蹭课、拉一群小伙伴从小路爬浮山、在校刊《青大园》做文编……他说自己大学的另一大爱好就是抄书,大一有段时间痴迷上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就去图书馆抄海子、食指、北岛,"连闻一多和戴望舒诗选也顺道抄了……那是一段没有杂念美好时光。"虽然在从事新媒体,但孙成富难改纸质阅读、深度阅读的情结。

"85后群体如今读的都是电子书了吧,很多人失去了阅读的耐心。"谈及现在大学生的阅读问题,他认为这其实是一种"科技伦理"病症,是信息化带来的一种弊端。即便不看书,也要不断学习、改变。"移动互联网袭来,几乎所有行业都在改变。我们没有理由墨守陈规。学习是一种'发酵',不发酵就会被淘汰。"

近10年记者的经历,再到如今新媒体内容、电商和互联网视频三大团队的负责人,孙成富也在"自我发酵"中完成了自己的职业转变,也见证了青岛报业传媒集团向全媒体转型的4年岁月,"这是另一种'发酵',行业趋势变了,不改变,就被改变。"

微博不到100粉丝?我不聘用你

"扫我的二维码名片,加个好友。"这是孙成富见到记者后的第一个举动,这是他的"职业习惯",也是互联网媒体人独特的沟通方式。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大众被手机绑架的时代,这种现状难以改变。作为"准媒体人"文学院就读的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玩转手机互联"。这次重返学校,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孙成富作为校外辅导老师,应邀为大三新闻传播系学生教授了四堂《媒介融合》课。

"如果你现在去报社面试,你告诉我,你微博只有10几个粉丝,而你班上却有50多人,那我们一定不敢招聘你。"孙成富说,"未来你要承担全媒体的工作,首先要用好手机这一工具,各种手机端的应用,至少该达到'知道分子'水平。"

跟85后在一起的生存策略:装嫩

跟一群85后和90后团队相处,作为"80初"的团队带头人,孙成富感到一些压力。当惯了一线记者,喜欢自由,喜欢无拘无束。但管理一群年轻的采编人员,需要一套特别的"生存"法则。他开心地融入了这个平均年龄24岁的团队,视他们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例如,他会公开称呼团队中BBS负责人,87年的张君旭为"旭哥";视频负责人、83年的孙菲称为"大菲",内容负责人、85年的马海波,则被尊称为"马总"……"我在团队中是老年人,必须装嫩,我们需要的是平等、团结和激情"。

大约4年前,离开熟悉的传统媒体岗位,转到开拓新媒体,他经历了诸多改变,"显然,留在传统媒体,工作驾轻就熟,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累。"但他对自己的选择反而感到了"改变的快乐","我选择的不是纯粹的新媒体,是肩负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坚持下去,移动联网的浪潮已经来了,我相信新媒体的未来。

团队创新:每人一个武侠花名

孙成富带团队,在运营一个全媒体门户——青网(www.qing5.com),效仿阿里巴巴,探索出了团队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他和团队以梁羽生武侠代表作《七剑下天山》中主角的名字作为花名,每人一个,颠覆职务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直呼其名。他选择了"傅青主",团队中还有"练霓裳"、"卓一航"……充满着江湖的豪情,青春的诗意,花名制度倡导的,其实是一种平等、亲和的价值观。"有这样一个团队支撑,媒体转型,有戏。"他信心满满。

校友说母校:这是我的母校,我希望它能更好,但它现在,可能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好,我希望它能上进,但它可能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上进。但我也没法容忍别人说它不好!我感恩它,它给了我,一个外地年轻人,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的第一丝勇气。

文/葛凤鸽 许丽君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2  青岛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0532-859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