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址变更公告 
学团工作
学团动态
学生会
校园文化
学生管理
奖助管理
就业指导
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00>>学团工作>>学子风采>>正文
 
保研学子|赵江姗:学习这事要“活”起来
2017-09-11 14:52 新闻中心 孙娜 

  “你猜猜我有多少本书?你肯定想象不到!”眼前这位一说起书便神采奕奕的学姐获得嘉木·本色中文奖一等奖的长篇小说《倒流》的作者赵江姗,今年,她已被保送至本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继续读研深造。

  “我现在有五六百本书,我很喜欢买书。”赵江姗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回忆过去几年的大学生活,除了上课和兼职外,大部分时间她都在看书。正因读书多又杂,赵江姗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这一点,使她受益良多。考前她一般不会去自习,也不会光把时间花在背书上,“一味死记硬背是不够的。”赵江姗取得好成绩,多半靠的是考场上的自由发挥。面对开放性大的题目,她信手拈来,这与她巨大的阅读量和广阔的知识面分不开,赵江姗认为,读书不是被动接受,一定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学文学一定要去读原著,解读文学作品这件事主观随意性很大,可以形成许多自己的思考,要敢于质疑。”赵江姗常常与老师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这让她的学习不再死板。

  在同学的眼里,赵江姗是个“慢性子”。别人备考时都在如火如荼地复习,而她却不紧不慢,弄得身边同学都很担心她的成绩。但赵江姗的成绩依然优异,这靠的是平时高效听讲的积累。大学四年,她一直在做兼职,平时晚上没时间自习,带着一身疲劳回到宿舍,这种疲劳反而让她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她不经常做笔记,而是全神贯注地听讲,当堂便把老师所讲内容消化,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讲”。赵江姗笑称自己是“吊儿郎当”地学习,但她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清楚得很。最初,见证了学长学姐考研艰辛的她坚定了不考研的决心,只考虑保研或者工作。对她来说,长时间坐住了凝神学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考虑到自己的特点,她便劳逸结合,“学累了我就会休息一会,或者出去走走,学文学这种东西,老盯着也没用,还是应该多思考,多跟实际结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对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知识掌握程度要求都很高,选择这个专业,赵江姗很自信,这源于她平时养成的对待学术的严谨习惯。每一次写课程论文,她都以毕业论文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选题时会考虑到底这篇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参考文献也要追根溯源看看是否靠谱,拒绝把文章写成“知识小百科”。赵江姗可谓是个高产作者,目前她正在创作自己的短篇小说《神鸟云生》,“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她贴心地建议学弟学妹。

        

致新生的心声

                                                                        /赵江姗

当你看见这封信的时候,我刚好走完了你接下来要走的这截子路,我们彼此并不熟识,也没机会一起上课,但是,我们都会把最酸最甜最苦最辣的青春献给中文系,献给青岛大学。

这就是你能见到这封信的机缘所在。

这就像一些人从明天穿越回来,回来告诉你,明天将会下一场透雨,其中一个人说,你千万要记得带雨伞,不然雨滴会打乱你的发型,而另一个人告诉你,明天千万别带伞,因为淋一场大雨是人生不可错过的好经历,于是你会纠结,会迷茫,会无所措手足,会急切地想要得知更多人给出的建议,建议越多,你越惶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明天真的会下雨。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要你带伞的人有着精致的妆容,不要你带伞的人或许连衣服都穿不起,而你,不属于任何一种,如果你从了其中一个人,那么接下来你要走的这截子路,就活成了第二个他,生而为人,不是为了成为别人。

还有一件不需要别人提醒你就知道的事:人们不是喜欢青春,而是向往一意孤行。

所有中文系的人都会面对一个问题,扪心自问或者遭受质疑:学中文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就像无法回答“活着有什么用”一样。

与其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如去思考人们问这个问题的原因。“学中文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之所以难,就因为在心里我们是默认它是没用的,这就像你不会问“吃饭有什么用”,因为答案非常容易得出,而问“吃翔有什么用”,你就要思考半天,因为你心里早就认为这实在没什么意义。或许问“学中文有什么用”,还不如问“吃翔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有用。

我今天在玩具店瞎逛,有个爸爸领着五六岁的儿子,爸爸拿起一个水枪,说:“我们买粉色的好不好?”小男孩问“为什么呀?”爸爸很温柔地说:“因为妹妹喜欢粉色。”一会儿妹妹又跑过来,看见爸爸拿了个粉色的水枪,便问:“为什么买粉色的呀?”爸爸又温柔地说:“因为妈妈喜欢粉色。”

我觉得这个故事因为这个爸爸而变得很感人,他用自己的爱的艺术,教育孩子为亲爱的人着想。

当时环境嘈杂,我觉得我是为数不多的能意识到这个故事美丽之处的人,而这得益于我是个学中文的。

中文学得极好的人,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高官厚位,左右逢源,其二是蓬牖茅椽,青灯古卷。不管你选择哪条路,都是人生的意义。只不过前者是可视化的意义,后者是不可视化的意义;前者叫成功,后者叫成仁。不少人并不喜欢这种非黑即白的划分方式,觉得两者可以混搭,可以兼有,那些人其实本质上就是中文学得不好的人。

所以,你知道你是谁?在哪里?要去何方了吗?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2  青岛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0532-859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