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址变更公告 
学团工作
学团动态
学生会
校园文化
学生管理
奖助管理
就业指导
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00>>学团工作>>校园文化>>正文
 
“三辩”成冠
2012-12-10 16:51 wenhua   

——文学院2012级辩论队侧记

11月8日,文学院2012级迎新辩论赛结束;11月8日,2012级文学院辩论队成立,8个人的队伍,8份期待,8份汗水;12月7日,由管理系学生会承办的第九届青岛大学精英辩论赛冠军产生——文学院文辩古今代表队。他们的努力让文学院在辩论这个大舞台上继续散发光发热,带来的不只是成绩,还有欢喜与感动。

“辩”收获

本次辩论赛辩题大多贴近现实生活,从“当今社会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到最终决赛的有关我国进来推行的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全是当今热点或社会焦点话题,这样的题目,要想辩的出彩,需要有大量的只是储备与对例证的透彻分析。“我们这下可真与队名相符了,再多准备几场我们也能变古通今了。”几个人笑着称自己快成百晓生了。从开始准备,他们就成了图书馆、书店的常客,网上的资料搜集更是详尽,为此三辩万晴还专门买了电脑,每晚都抱着电脑去讨论。长时间准备辩论、分析辩题,不仅让他们长了不少见识,认识到很多课上认识不到的东西,看问题也更透彻了,不在局限于表象。“这才是我们准备的最大收获。”万晴认真的说。

“辩”友谊

从刚开始的互不相设到最后的亲密无间,2012级辩论队8个人经历了一段很是尴尬的磨合过程。“刚开始讨论辩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没人说话,除了之前就认识的人,大家根本就没什么交流。”二辩李姝乐呵呵介绍之前的窘事,“一晚上什么也讨论不出来,个人想个人的,全都在大眼瞪小眼。”从窘迫变为亲密的队友,几个会心的笑。当然,他们夺冠的路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场面对实力强劲的经济学院,缺乏院际比赛经验的他们在场上有些慌了手脚,虽说凭小分涉险晋级,但是得到低分的几个人心情都很难低落,顿时感到没了信心,四辩张文康发挥它那与生俱来的幽默顿时把女生们逗乐了,没有太多的言语安慰,只是那种“我相信你你能行”休戚与共的眼神就让大家少了怀疑,多了一份坚定。

辩论赛灌注了他们的友谊,也成了他们与大二大三的纽带,每次比赛开始前准备通道外响彻的“加油”声从来不只是8个人的,十双、十五双甚至更多双手打在一起,一起喊出了这有力的两个字,喊出了文学院的冠军。“11级师哥师姐每天去东校区给他们传授技巧,10级的师哥师姐每场比赛必去加油的坚持,让我们感到我们在场上从来不是4个人,后面有很多人的影子。”万晴说,“感谢师哥师姐们的帮助,感谢你们给了我们信心。”

“辩”成长

“辩论赛终于结束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当问夺得冠军感受,一辩鞠姗姗开玩笑,“每天满脑子都是辩题,生怕晚上会乱说梦话呢。”为了这个冠军,他们每个人都付出很多,作为一辩,鞠姗姗很多时候都是凌晨还在写一辩稿,句斟字酌,反复修改才满意。“很苦,不过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感觉,每时每刻都很充实,很快乐,也许这就是幸福的感觉。”几个人都对这段时光满是回忆。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2  青岛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0532-859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