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坤,我院07级汉语言文学4班学生,校优秀长跑运动员,主攻1500米,兼有800米和4x400米项目,1500米校记录创造者及保持者。2010年代表山东省参加第11届大学生运动会,获男子组1500米第三名;2009—2010年,连续两次获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组1500米冠军;2008—2010赛季,连续三次获青岛市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组1500米冠军;2010年获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组800米季军;2007年获青岛市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组800米季军;2009—2010年,两次获青岛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组800米亚军;2007—2011年,连续四次获青岛大学春季运动会男子组1500米冠军。
小记:1500米无悬念夺冠后,在一小时之后的男子4x100米接力小组赛中,旧伤复发的张坤坤不得不把到手的决赛机会拱手让出,13日的男子800米比赛,他也不由得遗憾退赛。受伤的第二天他接受了采访.

来到事先约定好的地点,一进门,首先是一股浓浓的药味,然后见到了半卧在床上,开着电脑浏览新闻的张坤坤。还是昨天赛后的那身运动服,还是那张阳光自信的笑脸,只不过不同的是,昨天奔跑在赛场上的身影换成了今天躺在床上的无奈背影。在他窄窄的床头挂满了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奖牌,共14枚。握着沉甸甸的奖牌,张坤坤一一给笔者讲述它们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每一份荣誉都包含了我的努力和汗水,都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
因为热爱 所以执着
似乎是一种注定的缘分,灵活的四肢、灵敏的反应、充沛的精力,张坤坤似乎天生就具备了一名专业运动员的天赋,加上热爱运动的父亲从小就注重对他体育能力的培养,这让他在小学和初中的各类比赛中一直都是选手中的佼佼者。高二那年,他开始接受1500米的专业训练,这一练就是7年(期间复读一年)。七年不长,对人的一生来说,但对一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来说,七年却又是极其宝贵的。从昨天的赛后采访到今天的专访,问及参加比赛的原因,他说得最多的就是“热爱”,不是为了虚荣,也不是为了那微薄的奖金,而是为了自己的心。“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我一直走到现在,即使是在最困难的伤病期,我也不曾想过放弃。”运动强健的不只是一个人的体魄,更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磨练。因为热爱,所以执着,“我也一直执着着我所热爱的。”
“感谢教练 让我成长”
说到陪他一路走来的教练,张坤坤几度哽咽,“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口气,没有教练就没有今天的我,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要让她看到最优秀的我。”他做到了,站在大运会的赛场上,感受着全场关注,他知道,赛场外,一定有一道充满力量目光是关注着他的,那是与他三年风雨同舟的教练的。虽然只做了跑进前八的准备,却跑出了第三的好成绩。也许,对于冠军们来说,第三算不了什么,“但我知道,这是对教练最好的感谢。”在放弃了保研机会后,他说最舍不得的是自己的教练,他希望自己一直坚持这条路走下去,这样才能对得起四年来陪着自己风吹日晒的教练。
受伤也是一种收获
其实,决定专访张坤坤是在他受伤之后,看着他一瘸一拐地跑完全程,笔者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深深的感动。也许我们习惯将目光投向那些在鲜花与掌声的簇拥下绽放的笑脸,但请记得,那是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与艰辛换来的,镁光灯下的笑容与黑暗中淌下的汗水同样值得我们尊重。每一名职业运动员都有这样那样的伤病,张坤坤也不例外。四年前的大腿后群肌肉拉伤是这此退赛的根本原因。在赛前的强化训练中,腿就隐约出现过不适症状,“我有预感过会复发…我真的感到很遗憾,毕竟作为大四毕业生,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了,我想尽全力跑好,但是……”张坤坤失落地说道。比赛一结束,场边的校队队友们立马跑过去,找药的,包扎的,送水的,询问的……大家纷纷对这个“家人”表示关心。“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关键时刻最能体现我们的团结。”张坤坤说,“凯尔特人是我最喜欢的NBA球队,无上团结让他们获得了荣誉,也赢得了尊重。”
在采访中,张坤坤向笔者展示了一个大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四年来的训练总结,短期比赛目标,和一些伤病情况等.“我觉得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没事的时候,我会翻翻里面的内容,找出一些问题,在训练中加以改正。”
采访快结束,他的两位舍友从运动场上回来,卧病在床的张坤坤忍着伤痛下床关切询问了比赛结果,对未能进决赛的舍友给以安慰和鼓励,体现了深深地对友情。
后记:在采访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他用略带家乡口音的质朴话语来讲述他在比赛、训练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过欢笑、泪水、感动、难忘,现在还有深深的不舍。四年的历练让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小子成长成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铮铮男子汉,这期间的甜酸苦辣是无法用三言两语能道尽的,我们也无法预知他以后的生活道路,但是我们祝愿那个执着在田径场上的背影能在浩渺的宇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