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09-09-21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http://csxb.bandao.cn/data/20090921/html/14/content_3.html
出场人物:李鹏,男,25岁,家住市南区,2009年6月28日飞赴利比里亚。本报特别推出李鹏周记之六。
您是否有亲人在海外?他们是否看到或经历了有趣的事?请告诉我们,分享你们的故事。
热线:80889088
QQ:912895600
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话,在国内,我厨艺已经够差的了,但是在我们组,我可绝对是大厨。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按理说,我们来的这些志愿者,怎么着也得称“男人”了,不过严格来说,我们只能算得上是六个大男孩儿,因为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只有我们两个人。所以我俩在组里就担任主厨了,我负责做饭他负责蒸馒头,而另外的几个兄弟只负责打打杂、跑跑龙套了,我们做着,他们看着,让他拿啥他拿啥。
因为轮流买菜经过了不少农贸市场了,这边的菜就那几样:卷心菜、茄子、土豆、洋葱、黄瓜。可以说这些蔬菜都是我们的奢侈品。在利比里亚,本国并不种这些东西,全部都得通过进口。但是菜都有保质期,吃不了的话就只能烂掉,所以维和官兵吃不了的时候,就会出来倒卖,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获得实惠的“奢侈品”啊。
但是如果很长时间没有船过来,我们就会连土豆洋葱都没得吃了。有朋友问,每个周可以享受到的最好食物是什么,其实不是鱼也不是肉,西红柿鸡蛋和绿色的蔬菜就是我们餐桌上最奢侈的东西。在这边,我们要是一周能吃一次,那就会认为生活快好上天了。毕竟是来自东方的人啊,很想试着接触一下利比里亚当地的菜,可是实在不合中国人的胃口。而且这边的人每天只吃两顿饭,因为多数人根本没有钱吃中午饭。我们观察很久了,发现当地人吃得最多的就是木薯叶子。那种东西说白了就是树叶,还可能会引起肠胃病。
毕竟是在外面啊,而且又是在异国他乡,说实话,我们在这边的每个人都很想家。尤其是那些没有参加过工作,从没离开过家的人。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坚强,毕竟这是我们的选择,汪国真曾写“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经常查看日历,不知不觉又快到中秋佳节了,而今年中秋与国庆重合一起,真可谓是大喜。对于这个假期我们也是特别期待。这个国庆节、中秋节,我们会去大使馆过。有可能的话,大家会聚在一起搞一个联欢会。因为这边年轻人实在是少,多才多艺的年轻人更成“稀缺资源”了,对于联欢会来说,我们这些多才多艺的志愿者自然就成为了主力。我们也准备了好多节目,并且有空的时候,就忙着排练,相信到时候会有不错的反响。中秋节没有月饼吃,实在算是一种折磨,不过在这边买月饼肯定是买不到的。实习生庞西歌 记者 田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