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址变更公告 
学团工作
学团动态
学生会
校园文化
学生管理
奖助管理
就业指导
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00>>学团工作>>就业指导>>正文
 
欢送维和部队感觉自己像个兵 过七夕节也就是打个越洋电话
2009-10-14 15:54 xywh   

日期:2009-08-31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http://csxb.bandao.cn/data/20090831/html/14/content_1.html

出场人物:李鹏,男,25岁,2009年6月28日赴利比里亚,进行为期一年的利比里亚志愿服务工作。本报特别推出志愿服务于非洲利比里亚的李鹏周记。

在国内的时候,总会想来到利比里亚后生活是如何艰苦,来了之后我们发现多虑了 。利比里亚虽然很穷,物价水平却很高,因为这个国家没什么轻工业,连一个铁钉都造不出来,一切生活用品都依赖进口,无形之中抬高了物价。安全一直是个问题,晚上我们从来没有出过门。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被战乱毁坏的建筑,经常可以看见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倚在街口,他们用残缺的身体诉说着战争的恐怖。

可能是在军营长大的原因,我从小就梦想着当一个兵。尤其是在军训的时候,教官告诉我们“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的时候。然而,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够实现,终于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我还是阴差阳错地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不过,时至今日,这个梦依然萦绕耳旁。当初决定来利比里亚的原因很多,而这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一直认为没有当过兵的男人算不得男人,而军营的生活就是男人的成人礼。

这是咱们中国派往利比里亚的第七批维和部队。在为期八个月的维和任务中,他们发挥军人敢打敢拼,积极勇敢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以优异的表现得到了利比里亚政府的高度赞扬,为祖国争了光。

这个月底,维和部队将轮流回国,我们青年志愿者应邀参加了他们的欢送会。在和维和官兵的交流中,我们被一个个奉献的故事感动着;被一个个坚挺的身影折服着;被咱飘扬的国旗而深深震撼着。维和部队的条件很艰苦,士兵没有热水洗澡,每天执行数十个小时的维和任务,还要面临各种未知的困难。但他们用中国军人特殊的精神征服了一切,书写了一段段热血男儿的传奇故事。

在志愿者和维和官兵的篮球友谊赛后,我们把酒言欢,那一刻,作为同是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我们的心被紧紧连在了一起。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经历,你只会觉得这是矫揉造作,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故事,你只能生活在自己的梦里,所以我知道我们的这一年将是青春无悔。

最后告别的时刻,不知道是谁带头唱起了《咱当兵的人》,这歌声飞扬在利比里亚的上空,这歌声萦绕在阴霾的天空下,这歌声渗透在每一个在利比里亚的中国人心里,这歌声格外嘹亮。我感觉自己也是一个兵,我将用我的行动书写另一段热血男儿的传奇故事。

对了,还有七夕节。这个情人节对我们已经无所谓了,相隔这么远,最多也就是打个电话。不过我们队内举行了一个小晚会,做了很多小游戏。没有特别的感触,只有浓浓的思乡情。其实现在什么样的节日对我们来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节日可以表达我们的思乡之情。在遥远的异国他乡,非常惦记祖国的亲人,也许正是这种惦记才让我们坚持到底,为自己为祖国争得荣誉。实习生 庞西歌 记者 田野 李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2  青岛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0532-85951066